編者按:7月20日,環保部長周生賢在貴陽舉辦的生態文明論壇上透露,目前國務院正在制定以PM2.5治理為主的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,將于7月底或8月初公布。這被稱為*“zui嚴格”大氣治理計劃,預計將投入1.7萬億元,并且將實行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,而京津冀的預定目標將是zui嚴格的。
年增500PM2.5監測點
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王金南在會上表示,計劃對京津冀提出了特別的25條任務,將對鋼鐵、煤炭進行壓減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總體投資將近1.7萬億左右,通過治理空氣污染將拉動GDP增長2.5萬億,雖然淘汰產能會對經濟起到負面影響,減少GDP1000多億,但總體來說其將產生正面的效應。
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李建軍表示,今年1月到3月的霧霾非常厲害,1月份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超標了78%,“相當于有三分之二的天氣都是超標的”。他表示,PM2.5監測對長三角、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區以及所有的省會城市來說環境壓力是非常大的。
據李建軍介紹,PM2.5監測根據計劃,分別是去年、今年、后年每年新增500個點的要求。
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
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被問到PM2.5問題時表示,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六項指標中,PM2.5多數情況下超標,但有的時候PM2.5并不是所有污染物中zui高的,氮氧化物、臭氧也可能成為首要污染物,他表示,我國應該實行多種污染物的協同控制。
進入夏季后,我國多個城市出現臭氧污染,經常出現臭氧濃度過高,超過PM2.5成為首要污染物的情況。
他指出,*治理環境質量有三個導向:以污染因素為導向,以環境質量為導向,以及以環境風險防范為導向,而我國目前還處于*種以污染因素為導向的階段,但目前準備控制PM2.5,說明我國從污染因素的控制進入了環境質量控制為主的新階段。
環境保護部確定了今后五年的三項重點環保工作:一是以PM2.5防控為重點,深化大氣污染防治;二是以確保飲用水安全為重點,強化重點流域和地下水污染防治;三是以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,深入推進村鎮環境連片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。
因地制宜 京津冀目標zui嚴
王金南表示,今年1月份的霧霾是中央推出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的直接導火線,他稱該行動計劃是新一屆政府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“*次亮劍行動”,其重大意義在于回應了公眾對PM2.5的訴求,此外,也標志著我國大氣環境管理模式由總量控制向質量改善、單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控制轉變。行動計劃針對不同地區的目標有所差異,京津冀地區目標zui嚴。
根據環保部5月份全國空氣質量月報,5月份74個城市僅六成天數空氣質量達標,較4月降低,京津冀地區的達標天數更是從4月的50.6%下降到27.4%,北京市達標天數也從4月的62.1%下降到25.8%。
和4月份相比,5月份除PM2.5之外,首要污染物增加了臭氧一項,環保部解釋,隨著光照增強和氣溫上升,臭氧平均超標率明顯上升。5月份京津冀地區依然是*低于全國平均達標率的地區,低了32.7個百分點,京津冀地區5月份只有27.4%的天數空氣質量達標。